大家平时买奶茶,会不会盯着菜单上的名字犯懵?前几天我路过一家奶茶店,瞅见“竹影松涛奶绿”“金箔玉露乌龙”这俩名字,琢磨了半天才反应过来,这不就是加了不同配料的普通奶茶嘛。

不光我有这感受,美团2024年发布的《饮品行业消费趋势报告》里有组数据挺有意思:随机选取全国3200家奶茶店(涵盖连锁品牌和街边小店),69.2%的产品名字都带着“文艺词+意象词”的组合,比如“云顶”“幽兰”“琥珀”这类词出现频率特别高。而2019年同类调查里,这个比例才28.5%,短短五年涨了一倍还多。
为啥奶茶店都爱给名字“加戏”?我认识个开奶茶店的老板老张,他在小区门口开店三年,隔壁半年内就多了两家同行。他说:“现在奶茶口味就那几类,鲜奶、植脂末、茶底、小料来回搭,想让顾客多看两眼,名字就得有点不一样。”而且他店里做过统计,名字带“意境感”的奶茶,年轻人拍照发朋友圈的比例比普通名字的高42%,这无形中也帮店铺做了宣传。
不过名字太“花哨”,麻烦也不少。我同事小李上周帮部门同事带奶茶,8个人点了6种不同的,光“雾隐青提奶芙”“月落桂香乌龙”这俩名字,她在柜台念了三遍才跟店员对上号。还有组数据能说明问题,某连锁奶茶品牌2024年的内部统计显示,顾客因记不清名字点错单的情况,比2021年增加了46.3%,尤其是周末高峰时段,店员光解释名字就得花不少时间。
但也不是所有奶茶都走“文艺风”,像“珍珠奶茶”“红豆奶茶”“烧仙草”这些简单直接的名字,一直很受欢迎。第三方调研机构去年对1500名消费者做的问卷显示,63.7%的人表示“纠结喝什么时,更愿意选名字一看就知道啥口味的”,尤其是35岁以上的顾客,这个比例达到了72.1%。老张也说,他店里卖得最好的始终是“杨枝甘露”,名字普通,但料足、酸甜口适中,每天能卖120多杯,比那些“花名”奶茶销量高不少。
其实奶茶名字就像给东西贴标签,有的想靠特别的名字吸引目光,有的想靠直白的名字让大家省心,说到底都是为了让生意更好做。但对咱们消费者来说,名字好不好听是一回事,喝着舒不舒服、用料实不实在才是关键。就像老张说的:“名字再好听,要是茶底涩、小料不新鲜,顾客也不会回头。”
现在奶茶店越开越多,商家想点办法吸引顾客能理解,但不管名字起得多有“氛围感”,最终还是要靠品质留住人。毕竟咱们买奶茶,图的是一口好喝的,不是对着名字猜半天“这里面到底有啥”。 2025新奥天天开好彩
最后想问问大家,你们有没有因为奶茶名字太复杂闹过笑话?或者有没有那种名字普通,但喝一次就爱上的奶茶?来评论区分享下呗~
转载请注明来自520赞美句子,本文标题:《好听独特的奶茶店名字(奶茶名越起越讲究)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